作为先进的水处理技术,反渗透(RO)工艺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纯水、饮用纯净水等领域。但用户在实际运行中常面临**膜污染**问题——RO膜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,会被杂质、细菌、胶体等污染物附着,若不及时定期清洗,会导致膜处理性能下降、产水水质恶化,严重影响系统经济效益。因此,掌握科学的RO膜清洗技术至关重要。
一、RO膜化学清洗的核心过程
RO膜化学清洗需遵循「**预冲洗→浸泡→循环清洗**」三大核心步骤,各步骤功能明确:
1. **预冲洗**:清洗开始时,用清水快速冲洗RO膜表面,去除附着的松散污物(如悬浮物、胶体),避免后续化学清洗时污染物堵塞膜孔。
2. **浸泡**:是清洗的关键环节。通过让RO膜与清洗液充分接触,既促使化学药剂与污染物发生反应(如无机结垢的酸溶、有机物的碱解),又能让污染物从膜表面脱落并溶解于清洗液中,大幅提升清洗效率。
3. **循环清洗**:是主要清洗过程。通过泵推动清洗液在膜组件内循环,利用**物理动力(渗透、摩擦、剪切)**与化学作用的协同,彻底清除膜孔内的顽固污染物。
二、RO膜化学清洗具体操作程序
注:清洗前需确认膜污染类型(如无机结垢、有机物污染),选择对应专用清洗液(如酸性液除钙镁结垢、碱性液除有机物)。以下为通用操作流程:
- **启动系统**:开启清洗泵,缓慢打开清洗液进口阀门,让清洗液充满膜组件。
- **混合循环**:打开药液循环阀门,保持循环5~10分钟,确保清洗液均匀混合。
- **调整参数**:关闭循环阀门,打开清洗出口阀门,控制过滤器出口压力在**0.2~0.3 MPa(2.0~3.0 kgf/cm²)**、流量约40 m³/h(根据膜组件规格调整)。
- **分段清洗**:将15根压力容器按「5:5:5」比例分段,通过**分段阀门/堵头**切换,依次清洗每一段膜组件(避免单次清洗流量过大损伤膜)。
- **循环-浸泡循环**:按「冲洗1小时→浸泡2小时」的模式,重复3~4个循环,强化污染物去除效果。
三、清洗后的收尾与验收
- **停止清洗**:关闭清洗泵出口阀门,停泵;排放清洗罐内残留药液,注入清水。
- **低压冲洗**:再次启动清洗泵,用清水低压冲洗RO膜10~20分钟,彻底去除残留清洗液。
- **恢复运行**:拆下分段堵头,恢复原管路连接;对RO系统进行10~20分钟低压冲洗后,启动运行。
→ 验收标准:产水电导率恢复至初始值的95%以上,或符合系统设计要求,即可正常投用。
提示:建议每3~6个月或RO膜透盐率上升10%~15%时进行化学清洗;清洗后需记录膜性能变化,为后续维护提供依据。如有膜污染严重(如生物膜、硅垢),建议联系专业厂商定制清洗方案(昌海环保服务热线:13798896985)。


